课程理论c1是什么意思?

112 2024-02-28 04:00

一、课程理论c1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C1的理论考试,在电脑上考试的。

二、课程层次理论?

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

古德莱德是当代美国著名教育家,他对课程理论做了大量研究,并在研究基础上为课程层次建立了概念框架。在对课程概念框架的研究过程中古德拉德发现人们对课程的探讨实际上涉及了多个层次的不同内涵的课程概念。在此基础上古德拉德对课程概念体系进行了划分得出了不同类型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与经验的课程。

1.理想的课程——我们未来需要怎么样的人

理想的课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与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除了一些以操作验证目的的实验之外一般并不作具体实施,多以观念及理念的形式存在并表达,且极少能够以最初的形式呈递给学生。

理想的课程的设计建立在教育学与心理学等原理基础之上,从理论以及实践的角度论证课程的必要性。其体现了人们对于课程与教学的期望,而为了能够具有实践价值并发挥作用,在制定的时候须有一定的活动与过程的指导的相关内容。

2.正式的课程——课程标准和教材

包含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等相关内容。

与理想的课程相比,正式的课程在内容上并没有作多少修改,只是获得了官方的批准、认可与推广实施而已。正式的课程只是理想的课程中的那些被官方认可与授权的部分。

3.领悟的课程——教案

领悟的课程指的是任课教师对正式的课程所领悟而形成的课程。

由于不同教师对于正式的课程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解释的方式,所以他们对课程的领会与正式的课程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而这个差距就会影响课程所预期的结果的获得。

4.运作的课程——上课

运作的课程指的是教师在 课堂上所实际实施的课程。

教师领会的课程与所实施的课程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此差距的产生很大程度地受到教师的理论认识理解深度、实践教学能力、学校课堂条件以及学生的发展水平的影响。

5.经验的课程——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的知识

经验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体验到的东西。

由于学生有着不同的经验基础而形成了自己对事物特定的理解,不同学生听同一堂课会有不同的体验或是学习经验。并且这些经验才是该课程最终对学生的实际影响,决定了课程对学生的作用以及效果。

三、课程理论之父?

拉尔夫·泰勒(Ralph W. Tyler)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他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由于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泰勒被美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他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其提出的“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达到了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四、布鲁纳的课程理论?

布鲁纳课程理论(Bruner's Theory of Instruction)是由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课程设计大师约翰·布鲁纳于1960年发表的一种课程设计理论。它旨在为老师提供一种指导方法,以便为学生创造出最佳的学习效果。

基本原则是“学习者优先”,把学习者作为主体,研究他们如何学习,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有效的课程材料。

布鲁纳课程理论的三个基本原则:1. 以发现教学法代替被动记忆;2. 重视学习者的主观感受;3. 增强学习者的能力以深度探索所学内容。

五、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永恒主义课程观是主张以“永恒学科”作为课程核心的观念。“永恒学科”主要指历代的特别是古希腊、古罗马的“伟大思想家”的著作。这一观念产生于 20 世纪30 年代,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阿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等。其教育纲领:

(1)因人性不变,故教育的性质也保持不变;

(2)因推理能力是人最显著的特点,故教育应集中于发展人的理性的官能;

(3)因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且不变的,故教育应培养的唯一适应力是适应真理的能力;

(4)教育不是生活的复本,而是生活的准备;

(5)应教儿童学习能使他们认识精神和物质世界之永恒事物的那些基础课程;

(6)最好从名家杰作中学习这些永恒事物。据此,赫钦斯认为,每个受教育者都应知道希腊人和罗马人以及中世纪伟大思想家的巨大成就,西方世界的巨著适用于知识的每个部门

六、传统课程理论之父?

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教育科学之父”,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原因:

1.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是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先驱,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2.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为近代课程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在教学方法上提出“形成阶段”理论,是当时教学方法的重大革新,为近代教学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七、简述斯宾塞的课程理论?

1、观点一: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斯宾塞作为创立阶段代表人物,代表著作有《教育论》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么生活,反对古典语言和文学的教育

2、观点二:教育目的

斯宾塞和杜威都倡导生活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该和受教育者的生活联系起来,斯宾塞认为教育应为未来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准备生活说”。

3、观点三:课程论

首次把“课程”一词作为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

4、观点四:教学论

形式教育形成于17世纪,代表人物有教育家洛克和佩斯泰洛齐。形式教育论认为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实质教育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出现的,德育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是其主要代表。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八、C1理论是啥?

理论需要12个学时,各科学时规定如下:

科目一:共要培训12个学时。属于理论培训,主要是了解机动车基本知识,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道路交通信号的规定。

科目二:共要培训26个学时。理论知识2个学时,实际操作为24个学时,其中倒车入库、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侧方停车曲线行驶、直角转弯要求培训8个学时。

科目三:共要培训40个学时。“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要求培训16个学时,而道路行驶技能的实际操作要求培训24个学时。

九、c1理论快速通关?

1.不准你做的事情都是对的(不准、不得、不应、不能、严禁、禁止、应当);

2.让对方先行都是对的(减速让行、停车让行、礼让通行、减速避让);

3.慢的都是对的(缓慢通过、减速、平稳、逐渐、慢慢通过、将速度降低、匀速下降);

4.观察的都是对的(提前观察、仔细观察、认真观察、瞭望);

5.安全的都是对的(间断轻踏、保证安全、确保安全、安全通过)。

2/17

错的:

1.不听话的都是错的(只要、可、可以);

2.快的都是错的(立即、直接、加速通过、迅速通过、急打方向盘、猛打方向盘、迅速向左或右躲避、紧急制动)。

3/17

灯光使用:

开启远光灯的全是错的,有危险警报闪光灯的全对,进入高速开左转向灯,驶离高速开右转向灯,进环岛不开灯,出环岛开右转向灯。

4/17

上下坡问题:

1.下坡制动:下坡提前,上坡推迟;

2.上下坡会车:下坡让上坡(如果下坡车行驶到一半路程了,上坡让行)。

5/17

ABS防抱死系统:

1.具有保持转向能力,可用力踏制动踏板,紧急制动的同时转向会发生侧滑,制动距离不会缩短和延长;

2.未安装ABS系统要轻踏或间歇踩踏制动;

3.转向助力装置出现问题不能继续行驶,需停车检查原因。

6/17

车轮侧滑问题:

前车轮侧滑往相反方向打转向,后车轮侧滑往相同方向打转向,总结就是:前反后同,如果题目没说前后轮,都当后轮侧滑算。

7/17

同向问题或关于等待问题:

同向只有1、2条机动车道停车等待,3条车道可以缓慢通过无需等待。

8/17

会车问题或变换车道:

有障碍让无障碍方先行,靠山让不靠山的先行,路口50米内不得变更车道。

9/17

制动装备问题:

1.行车制动踏板---脚刹车;

2.驻车制动---手刹车;

3.发动机制动---低挡行驶;

4.加速踏板---油门。

10/17

交警手势问题:

交警脸看向你有三种情况:

1.正面看你左手平举--停车;正面看你右手平举上下摆动--减速慢行;

2.交警脸转左侧看你--左转弯;

3.交警脸转右侧看你--右转弯。

交警脸看左右车道不看你时--停车等待。

交警脸看左边车道且左手上下摆动--左转弯待转。

11/17

警告标志:

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或者发生交通事故,妨碍交通又难以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车后50米至100米处设置警告标志,夜间还应当同时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高速公路上要在车后150米外设置警告标志。

12/17

关于261、145、520

261:能见度200米以下,最高车速为60公里,最小车距为100米。

145:能见:100米以下,最高车速为40公里,最小车距为50米。

520:能见度50米以下,最高车速为20公里,从最近出口驶出高速公路。

13/17

最高速度:

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城市道路的最高速度为30公里,道路的最高速度为40公里,只有一条机动车道的城市道路最高50公里,只有一条机动车道的公路最高为70公里。

14/17

吊2、撤3、醉5、逃终身:

1.吊销机动车证的为二年;

2.撤消机动车证的为三年;

3.醉酒吊销五年;

4.因逃跑而吊销是终身。

15/17

不得停车:

1.交叉路口、铁道路口、急转路、宽度不足4米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米内不得停车;

2.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消防队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30米内不得停车。

16/17

记6分的:

1.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2.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

3.驾驶机动车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驶的;

4.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不按规定行驶的;

5.驾驶机动车运载超限物品未按指定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或未悬挂明显标志的;

6.驾驶机动车运载危险品未按指定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或未悬挂警示标志;

7.以隐瞒事实欺骗手段补领驾驶证的;

8.不按规定避让校车的。

十、教育学中,课程的含义?课程理论及课程理论流派是什么?课程的类型是什么?课程的组织?课程的管理?

课程含义: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上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城的总和。

课程理论:课程理论是研究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课程设置者的教育理念不同,就会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简历不同的课程理论。除此之外,不同地区的课程设置的历史传统也会对课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课程理论流派:(一)经验主义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论流派认为,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是不足取的,应代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此外,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四)存在主义课程论(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课程的类型:1、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2、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3、从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校本)课程。

5、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

6、根据课程的显示方式,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

课程的组织:课程组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它是一项关键而又复杂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成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